最近很多咨询的朋友让我预判案件,“你看看我们这个案件,多少时间能收回,能收回多少?”仿佛我会看相,被问的次数多了,我都产生了错觉,感觉自己快成会掐算的那种神人了。其实,评估一笔欠款的回款可能性并不难,学会了方法,大家自己也可以做到。当然,案件的事先评估做不到非常精准,精准评估一般在案件实际操作后,跟债务方实际接触后一个月内可做出。
老生常谈了,回款取决于两个要素——还款意愿+还款能力,这两个要素就像连接电池与灯泡的导线一样,必须全部畅通,电流才能从电池流向灯泡,灯泡才会亮,缺一个要素,导线就不畅通,灯泡就不会亮。因此,评估案件的时候,我们的落脚点就是评估债务方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还款意愿说白了就是对方愿不愿意还你钱。一般来说,企业应收账款,债务方都是正经的商人,多数是讲诚信的,还款意愿处于一般到极强这个范围。个别有争议、有质量问题的应收账款,债务方的还款意愿处于一般到极低这个范围。评估一个特定案件债务方的还款意愿就是根据过往的沟通、产品是否存在争议、债务方的一贯履约表现来做一个判断。
还款能力说白了就是对方有没有经济实力还你钱。如果做诉讼评估,一般围绕着债务方公司这个主体来评估,但是非诉催收因为是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欠款,并不是跟债务方打官司,因此,我们不必太拘泥于法律限制,我们可以把范围放大一点,评估的主体不仅有债务方公司这个主体,还有债务方老板的个人经济实力,债务方公司母公司、子公司、上属集团公司这些相关主体。比如一个案件的债务方公司就是一个壳,我们都知道它没有钱,但是它妈有钱就行,它的母公司有钱,这款就有希望。实践中,我们通过向债务方母公司施压,催回了很多债务方的欠款。
实践中一个案件的情况非常复杂,会有很多干扰信息,我们要学会剔除这些无效的信息,不要让它来干扰我们的判断。举例来说,一笔欠款,债务债务双方合作时由于工作人员的大意,没有签纸制版合同,网络聊天下单记录等信息都有,目前债务方拖着不给钱,客户去找债务方催款时,发现债务方公司一个合伙人已跑路,另一合伙人承诺还钱,要求分三期,每次还款1/3,但拒绝出具书面还款承诺。公开信息查询,债务方公司因不履行生效判决已上失信人,诉讼信息非常多。这个案件的回款可能性怎么判断呢? 还款意愿:无合同无直接债权凭证(降低还款意愿)、一合伙人跑路(降低还款意愿)、拒绝出具书面还款承诺(降低还款意愿)、债务方公司已上失信人(降低还款意愿)。还款能力:债务方公司已上失信人、诉讼信息非常多(还款能力弱)。结论:这个案件的回款可能性不大,案件的突破口在于那个承诺还钱的合伙人,因为非诉不像诉讼那样死板,通过非诉谈判沟通去做合伙人的工作,让他同意付款,案件就可以解决。否则,合法范围内,即使诉讼,这笔钱的回款的前景也非常不乐观。
以上是如何评估一笔欠款的回款可能性的干货分享。专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欢迎评论、转发。 喜欢可以关注惠州收账公司,分享文章了解最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