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微头条里提到一客户想委托案件给我们,我评估后判断他们缺少关键债权凭证,不便委外催收,建议他们自己沟通催款的事。虽然我认为我已经讲的很清晰了,但客户依然理解不了,他告诉我,他们之前也都是这样做的,都没出过事儿,目前这家债务方也没有否认债权只是希望付一半,他认为借助我们催款的力量,一定可以轻松帮他实现收全款的愿意,搞不清楚我为什么要拒绝他们送上门的案子?
其实只听客户的说法,他一点错也没有,人家做那行五六年了,行业经验当然比我多,但我做催款也六年多了,我见到的债务方肯定也比他多。我俩看事物就像硬币的两面,他只看到了阳光的一面,我只看到了黑暗的一面。其实,那案子接过来,对我们是没风险的,催回来我们收佣金,催不回来我们关掉案子退还客户,至于客户自己还能不能收到钱,那就不关我们的事了。如果只考虑我们这方的利益,从接案子的角度,当然可以那么做,但我不想那样去做,我只想告诉客户最稳妥的办法,对他最有利的办法,哪怕他知道风险后,执意要冒险委外催收,要去赌收全款的概率,那也是他自己清醒的选择,不是我故意隐瞒他换来的。合作的基础是信任,应收账款涉及企业很多商业机密,客户基于信任委托我们案件,我们自当诚心以待,不负客户的期望。
去年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不景气,因此企业主往外付钱就十分谨慎了,一些凭证齐全理当支付的款项尚且会拖到让债权方忍无可忍打官司的地步,一些凭证有瑕疵或过诉讼时效的欠款,很多债务方企业直接就一刀切的不付了。关于企业欠款,债权方维权的成本是很高的,很多债权方都有打赢了官司依然拿不到钱的经历,这些惨痛的教训告诉债权方要重视风控,重视赊销前的授信管理,但企业经营的风险还是防不胜防的。债务方是多变的,他今天告诉你同意付款,承认债权,明天就未必认了,私底下一套说法,法庭上又是另外的一套说法。你可以说债务方没道德,不讲良知,但他也是在企业生存的压力下逼的,很多债务方多次感慨,以前行情好的时候,你们那点钱算什么?但是目前行情差,一分钱都要掰成八瓣花。
因此,做生意没遇到“老赖”,只能算你幸运,但运气这种有点虚有点悬的东西不太好把握,你的运气未必一直会这么好,因此,最好老老实实的把赊销前的风控做好,把债权凭证做扎实,既可以讲理,又可以讲法,两条腿走路,步子会更稳。
专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欢迎评论、转发。 喜欢可以关注惠州要债公司,分享文章了解最新行业动态